您的位置 : 花朵小说网 > 资讯 徐远昌林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徐远昌林最新章节

徐远昌林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徐远昌林最新章节

时间:2024-05-23 11:51:14编辑:妙菡

徐远昌林是作者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作者文笔不错,诗词功底丰富,文章结局很意外,千万要看完哦!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始创于1996年,历经一次断代,至今已有24年历史。在本书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清华课外文化、社团文化,以及清华对科幻的执着,对科学兴趣的热爱。以真实的清华的课外校园文化,影响当代青少年。 《寻找旦旦》和《那些神秘的社员们》是协会内历史最悠久的一项活动的成果:在活动中,社员会以其他社员为对象创作幻想故事,借此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幻想嘉年华”一节会展览协会原创部的成员在笔会上的即兴幻想,包括一套科幻菜谱、一套异星生物志和一篇景观短文;《清华北大异闻录》则集结了2018年清华北大联合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以全国两所顶尖高校为舞台,展现了别样的大学生日常。这将是国内第一份公诸于世的高校科幻社团史,也将影响中学同学效仿,在业余时间追求有价值的爱好生活。全书从“世界”和“我们”两个角度展现科幻社群的魅力。前者讲述世界科幻社群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若干事件,后者着眼于呈现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社团风貌。

《无名者之国》 序 免费试读

2015年8月22日,当刘慈欣在加州捧起雨果奖的奖杯时,在大洋彼岸,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号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项究竟是什么来历。在文化博弈和自古以来的宏大叙事的影响下,我们恐怕很难想象:像这样声势浩大的国际盛会,竟然诞生在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手里,而首届主席在大会召开时仅有十九岁。

把目光收回到国内,我们所熟知的科幻史大抵是这样的:中国科幻始于荒江钓叟,经吴研人、梁启超、鲁迅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两次***和两次低谷,沿着叶永烈、郑文光、王晓达、王晋康等作者的足迹,进入新生代,最终伴随着刘慈欣和郝景芳获得雨果奖,成为世界科幻星云里的璀璨新星。在这条坎坷的道路上,被提及的人会被塑造成形形***的英雄;更多的人则不见踪影,成为科幻杂志和图书版权页上的一个个难以考据的名字。而大众眼中的科幻迷,也不过是一些默默无闻地购买、阅读科幻读物,观看科幻电影和电视剧,偶尔会去大会上讨要些签名回来收藏的外围人士而已。

但是这段历史还有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里,我们会看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职业作家和爱好者在笔会上畅所欲言;看到今天的《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在职业技术学校里创办《星云》杂志和中国科幻爱好者协会;看到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国的大学生科幻协会联合举办的征文比赛一届届演化成未来科幻大师奖,而这些学生又各奔东西,成为当今科幻世界的中流砥柱……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科幻是建立在人际交往之上的社群文化,科幻人的故事也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的故事。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科幻作家能创造钢铁苍穹,也会和朋友在西门外的苍蝇馆子里撸串;如今在航天科工一线工作的专家,也会在草坪上和同学一起吹拉弹唱,一言不合,便创造了已经走过近二十载的科幻社团。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会自发形成协会或俱乐部。这些组织所积攒下的资源和它们的社员们的内在凝聚力,又会继续吸引更多的科幻迷加入其中。一些社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倒地不起,更多的社团则开始和其他的同类组织建立往来,直到联盟成立,大会召开。科幻迷摇身一变,成为作家、翻译、编辑、评论家、画家、音乐家、创业者,甚至成为史学家、收藏家、活动家、目录学家……所有人都有各自的故事,都能在科幻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不幸的是,我们鲜能听到这些故事。很多人并不知道同他们一样的科幻迷曾经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也往往不知道身为科幻迷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面临如幽灵般萦绕在中国科幻界上空的“公交车现象”:科幻迷会仅仅将科幻视作一种无关人生的游手好闲,在大学毕业时,面对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抉择,心安理得地放下科幻,并颇为伤感地补上一句“不好意思,我到站了”。

我们不能左右这些人的决定,但是亲历科幻史的我们至少能够讲出科幻社群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这便是我们制作本书的初衷。如果你是科幻迷,书中的内容将会为你的科幻迷生涯提供丰富的启发;而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人,你也会领略到科幻爱好者的热情,和他们所能取得的灿烂成就。

全书将从“世界”和“我们”两个角度展现科幻社群的魅力。前者讲述世界科幻社群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若干事件,后者着眼于呈现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社团风貌。标题则全部取自经典幻想文学作品,内容顺次为:路边野餐(微科幻速读)、我不属于他们(幻迷日常)、太空序曲(科学与科幻)、幻想嘉年华(奇思妙想集锦)、乌有乡消息(科幻迷的架空世界)和无名者之国(协会文化展览)。

针对世界科幻文化,本书从三方面呈现科幻社群的主要发展轨迹。《美国科幻圈的诞生》梳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科幻迷从零到一举办首届世界科幻大会的来龙去脉;《技术宅的天梯:30年代的载人登月计划》介绍了同时期以阿瑟·克拉克为首的英国科幻爱好者所制订的史上首份载人登月计划;《微型国家漫游指南》则讲述了科幻人因千奇百怪的理由建立微型国家的文化变迁历程。从三篇作品中,读者能清晰地看到科幻在文化、科技和政治经济领域中发挥的丰富作用。

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始创于1996年,历经一次断代,至今已有二十四年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还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我们自己的社团文化。《寻找旦旦》和《那些神秘的社员们》是协会内历史最悠久的一项活动的成果:在活动中,社员会以其他社员为对象创作幻想故事,借此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幻想嘉年华”一节会展览协会原创部的成员在笔会上的即兴幻想,包括一套科幻菜谱、一套异星生物志和一篇景观短文;《清华北大异闻录》则集结了2018年清华北大联合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以全国两所顶尖高校为舞台,展现了别样的大学生日常;而在本书的最后,我们梳理了协会二十四年来的大事件。这将是国内第一份公之于世的高校科幻社团史。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近年来协会成员创作的优秀作品。这包括短篇小说《蓝溪之水》《毕业讲稿》和《奇观的终结》,短中篇小说《寻找旦旦》《它曾活着:一个齿轮故事》和《生而为人》,以及一篇别具一格的书评《最后的西游》。这些作品水平专业,风格多样,内容飘逸脱俗,其中不乏往年获奖作品。它们曾经为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泪水,相信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在那些缔造了世界科幻文化的头号科幻迷的眼中,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希望将这种生活方式传达给更多的人,让更多对科幻感兴趣的人摆脱大刘所感喟的“现实引力”,享受科幻的乐趣,让科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他们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这也是你们的故事。

这是所有科幻人的故事。

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

2020年3月24日

无名者之国

无名者之国

作者: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类型:科幻状态:连载中

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始创于1996年,历经一次断代,至今已有24年历史。在本书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清华课外文化、社团文化,以...

小说详情